-
董事長致辭

廣西財政評審助力PPP項目行穩致遠
發布時間:
2021-01-04
PPP項目通過構筑政府與社會資本“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合作關系,有效降低項目的整體成本、增加基礎設施的投資來源,降低政府部門短期資金壓力及提高預算的可控性。PPP項目有利于化解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和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為加快推動PPP項目建設,廣西發起PPP百日攻堅行動,自治區本級在基礎設施領域也大力推行PPP模式,廣西財政投資評審發揮專業技術優勢,為PPP項目的健康發展建言獻策。
一、立足本職,做實付費依據。PPP項目的投資回報主要包括使用者付費、可行性缺口補助、政府付費三種模式。除全部為使用者付費項目不涉及財政預算安排外,其余項目均涉及財政預算安排,可行性缺口補助或政府付費金額大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項目總投資。廣西財政投資評審利用專業技術手段,對PPP項目工程總投資進行評審,有效節約財政資金。如自治區本級評審的某PPP項目竣工結算送審金額6013.08萬元,審定金額3610.76萬元,凈核減不合理資金2402.32萬元,凈核減率39.95%。財政部門依據審定的結論和特許經營合同的約定對每年的政府付費進行重新核定確認。
二、建言獻策,助力頂層設計。廣西財政評審參與PPP項目實施方案和物有所值評價、財政承受能力論證報告等的專家論證會議。在認真梳理、總結專家提出意見的基礎上,對政府與社會資本風險分擔機制、合理確定工程總造價、可行性補助動態調整機制、設置科學合理的績效評價體系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議,形成書面材料供政府部門決策參考。PPP項目實施方案頂層設計的科學合理,有利于維護政府和社會資本方的共同利益,促進PPP項目的長期健康發展。
三、加強指導,提升市縣能力。大部分PPP項目實施主體在市、縣兩級政府部門,PPP項目的實施有利于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和融資平臺的轉型升級。根據自治區政府PPP百日攻堅行動,2020年,廣西市、縣兩級PPP重點推進項目總投資達1626億元,大部分項目是市政、交通、水利、環保、醫療衛生等基礎設施工程。面對PPP項目大幅增長,管理模式有別于傳統項目的新形勢,廣西財政投資評審中心主動作為,通過舉行培訓班、遠程視頻會議等形式對市、縣財政評審人員進行PPP政策宣講和PPP項目評審要點講解,在日常工作中通過微信、QQ及電話溝通等方式解決各地評審PPP項目遇到的疑難問題。通過指導和交流,進一步提高了市、縣財政部門評審PPP項目的能力和水平。
來源:中國政府采購報
下一頁
下一頁